3月22日,我市召開“重點工作攻堅年”暨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,深入貫徹落實中央、省委、泰安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“重點工作攻堅年”、泰安市“重點工作攻堅年”暨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動員大會精神,總結成績、研判形勢,部署今年經濟工作任務,動員全市上下鼓干勁、聚合力,擔當實干、攻堅克難,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“十三五”規劃圓滿收官,奮力開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市委書記劉欽海,市委副書記、市長趙書剛,市委副書記桑民,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秀義等市各大班子領導參加會議。
劉欽海在講話中指出,要認清形勢,統一思想,堅定信心決心?;仡^盤點,提振發展的底氣。2019年,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按照省、市委工作要求,積極作為、狠抓落實,辦成了一批實事,攻克了一批難事,從主要指標、產業轉型、獲得榮譽、發展環境、民生改善、推進落實情況來看,都取得了新的成績。要埋頭自問,看到發展的差距。正視反思我市在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大個頭、高質量企業少,優質本土企業家缺乏以及人員思想不解放、抓工作不實等問題,找差距補短板,布局謀劃新產業,切實把資源優勢、產業優勢變為經濟優勢,聚焦主業,聚焦優勢產業,不斷膨脹、擴大,著力培養優質本土企業家,形成百億級、千億級產業集群。要抬頭展望,增強發展的信心。各級各部門要咬住牙、頭拱地,下定決心、埋頭苦干、正視差距、奮起直追,做到指標進一步壓大壓實,措施進一步加壓加力,考核更有針對性。企業家要有雄心、有夢想、有壯志,努力建成百年企業、百億企業。
劉欽海要求,要突出重點,創新路徑,聚力攻堅突破。重點抓好三大攻堅。一要咬定“突破工業”不放松。提升工業質量,抓好存量,聚焦“智能+技改”,實施“百企百億”技改工程,推進智能制造三年行動,進一步做優做強輸變電設備、汽車裝備、起重機械、礦山設備、紡織服裝、高端化工六大傳統優勢產業集群。年內高端化工要打造成百億級產業集群;培育增量,拉長增厚產業鏈條,做強光電科技、新材料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、生物醫藥四大新興產業,將無車承運、人工智能等新業態,作為新的增長極來謀劃研究;提升總量,盡快研究、實事求是確定階段性目標,形成明確主攻方向和重點,加快我市工業發展。要培育領軍企業,樹好龍頭,促規范,育名企,建立產權明晰、財務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,年內確保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家,力爭新增過50億企業1家、過10億企業8家。要扶持民營小微企業,著力解決活力不足、服務不到位問題,落實好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十條意見。要強化園區主業,升級市經濟開發區、市循環經濟示范園等載體,突出“畝均效益評價”,倒逼高質量發展。二要咬定高質量發展不放松。抓好雙招雙引,重點要聚焦,圍繞十大產業補鏈延鏈強鏈,聚焦“四最”,盯準世界500強、國企央企以及長三角、珠三角等重點區域,主動出擊;重點指標要壓實,對上爭取要加力。要抓好項目建設,快謀劃、快落地、快啟動、快建設,集中精力抓好省重點調度的華能光纖光棒、補天新材料、潤通齒輪、康平納、同益中、惠美等9個項目,泰安重點調度的潤德生物、青云冷鏈物流等15個項目,以及53個市級領導包保重點項目的建設推進。要抓好開放創新,推動“政產學研金服用”協同發展,用活我市“人才十條”政策獎勵資金,釋放泰安國際陸港快遞類海關監管場站、岳華能源多式聯運的潛力,打造區域性物流樞紐。三要咬定發展保障不放松。要創優營商環境,進一步簡政放權,推進“1120”改革,加快流程再造和制度創新;進一步優化服務,建立企業“寧靜日”制度,確定1-20日為企業寧靜日;進一步維護好企業的合法權益,對于企業訴求15個工作日內解決或辦理,建立“免罰清單”機制。要強化要素保障,加強土地供應、財政金融支撐,優化資源利用、合理配置指標。要守好發展底線,確保安全生產、掃黑除惡、生態環保、社會穩定等工作萬無一失。
劉欽海強調,要改進作風,擔當作為,狠抓工作落實。要項目化運作、指標化分解、責任化推進,各級黨員干部當好表率,沖在前,當好施工隊長,深下去,不斷學習新的運作方式、新經濟業態、新產業、新項目。要發揮好考核的“指揮棒”作用,科學設置鄉鎮街道(開發區)和市直部門的考核指標,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,對實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落實“真金白銀獎”,切實讓優秀者優先、能干者能上、有為者有位、真干者無怨。
劉欽海最后強調,只有干出來的精彩,沒有等出來的輝煌。新的征程已經起步,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振奮精神、鼓足干勁,只爭朝夕、不負韶華,勇做新時代泰山“挑山工”,咬定目標不放松,風雨無阻勇攀登,為加快建設新新泰而努力奮斗!
趙書剛主持會議,通報了我市疫情防控、第四次經濟普查有關工作情況,并就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講了意見。他指出,此次會議是全年工作的“指揮棒”。要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內涵、要義,學深悟透,貫徹到工作中。要第一時間抓好落實,從嚴從細抓好落實,守住底線抓好落實,努力開創我市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